很多家长以为把孩子送进学校,对于孩子的教育就可以全部仰仗老师了。自己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关注地很少,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,并采取相应的措施。
以下这8点,能够充分地说明,如果单靠老师,那就太耽误孩子了。很残酷,但很中肯,愿所有的父母都能看到!
1写字和握笔姿势
如果你经历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,你会感悟到,孩子写一手帅气的钢笔字,是非常有价值的技能。
把字写好,是每一个家长的责任。如果你还年轻,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,那就从这一点开始吧。
请你记住,一个班里有那么多学生,老师没精力逐个纠正沉重的握笔姿势,没精力激励每个孩子都去练字。
2叛逆期的冲撞
孩子到了叛逆期,就敢跟你顶嘴了——这都是爷爷奶奶惯的,也是你没规矩惯的。
记住对孩子的缺点要对症下药,尤其原则问题,坚决不能让步。譬如,作业完不成,就是不能睡觉;关上电脑,就是不许玩游戏。
请你一定记住,五六岁开始,如果你舍不得对孩子说“不”,到了10几岁,你就不敢对孩子说“不”了。不要埋怨孩子不听话,你在孩子几岁的时候,就埋下了隐患。
还请你记住,老师管不了沉重的逆反心理。学生往往怕老师,但是孩子不怕你,就是因为你没有制定让孩子尊重并且畏惧的规矩。
3读书的兴趣
读书的兴趣,是从小时候开始的,两三岁的时候,孩子就该看书了。此时,孩子爱不爱看书,跟父母的表现有直接关系。家里的书多,孩子就读得多。
家里没什么书,孩子就不喜欢读书,父母没给孩子传承给爱读书的习惯,孩子怎么爱读书呢?孩子从记事起,对父母读书就没印象,孩子只能模仿读书以外的事情。
请你记住,不要试图通过老师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。习惯应该是家长培养的。家长做出表率了,孩子就会以家长为榜样。
如果你忙于生计,没空读书,那将来你的孩子在知识面上就会有一定缺陷,在认识能力上就会有差别,将来写文章就会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。
4争胜心
如果家长信誓旦旦地要求孩子夺得某个名次,并且为孩子的学习付出关注和代价,那么,孩子的成绩,距离家长的目标,差距就会大。
如果你对孩子要求成绩差不多,弄个中上游就可以了,那么你家孩子不会考到前几名。
因此,我们家长必须给孩子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,班级多少名次,年级多少名次,然后鼓励孩子去努力。如果孩子因为学业的懈怠而导致成绩下滑,此时,适当的体罚,写检查都是可行的。
请你记住,父母的心气高,孩子的斗志才高,这种遗传的气质,不是老师教的。老师也教不会。
5关于网瘾
对于一个有网瘾的孩子,尤其是男孩,他形成网瘾的过程,就是父母失职的过程。记住,孩子最初有网瘾,责任就在父母。
父母对孩子的行为缺乏警觉,孩子一旦滑入深渊,带给父母的就是无尽的哀怨。
记住,孩子从上小学开始,就要控制住家里的电脑,当孩子哭着喊着要玩电脑的时候,也不要去迁就他。
请你记住,当学校老师接手管理你家孩子的时候,孩子的习惯已经成型了。不要指望着老师关注你家孩子的缺点,老师顶多是在校园和课堂上控制住你家孩子。而类似于这样的诸多劣行,都是发生在校外的。
6生活习惯
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父母的很多行为都会对孩子产生最直接的影响。家长爱卫生,孩子也就爱卫生。家长乐于助人,孩子也就助人为乐。
要想让孩子成为高尚的人,家长的行为绝对不能卑劣。
请你记住,老师教给孩子的多是课本的知识,课本以外的,尤其是生活习惯,做人道理等等,家长永远是孩子的每一任老师。
7孩子细节上的管理
有些孩子做作业磨蹭,有些孩子做作业马虎,有些孩子总是在最后时候才想起赶作业。这些不好的习惯都是家长娇纵出来的。
家长要学会督促孩子,利用边角缝的时间,早早地完成作业,免得孩子最后搞突击。尤其孩子在小学阶段,家长必须要培养孩子尽早完成作业的好习惯。
你迁就孩子就等于坑害孩子。
完成作业了,剩下的时间,孩子可以读课外书,可以休闲。如果你有心,可以让孩子读书,多丰富自己的头脑,而不是与孩子一起抱怨,更不是和孩子一起埋怨老师或者学校。
请你记住,老师只管布置作业,管不了你家孩子什么时候完成作业。
好的学习习惯,是家长培养的。
8给孩子一个 和谐的成长环境
孩子厌学,孩子逃学,孩子跳楼,看起来是孩子的事儿,但实质上,是家长从小对孩子培养的结果。家长们要记住,夫妻和睦,家庭幸福,孩子就不会想不开。父母吵闹,父母离婚,父母生活习气不好,孩子成才则是奢望。
记得有一个这样的案例,某中学的高材生,因为父母吵闹着要离婚,孩子一气之下跳楼了。孩子没了,父母一生都会懊恼。
请你记住,家庭的和睦,比任何教育都重要;家庭的学习氛围,就抵得上一个很优秀的老师。
不要在孩子面抱怨,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,不要在孩子面前抵毁他人,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对老人说三道四,如果那样,将来的您,也许就会饱受孤独之苦。
这些话,虽然很残酷,但很中肯,愿所有的父母都能看到!